【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网讯】对于当前的就业以及个人职业发展来说,考研成为了很多学员的必经之路。为什么要参加考研,以及哪些人更适合考研,以下为大家整理了详细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排忧解难。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像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每个人的性格特质、智力水平、专业素养以及兴趣爱好等等都是不同的,所以也就存在着有些人天生适合走考研这条学术之路,有的人则更擅长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发挥出更大价值,而考研对于这些人来说,反而成了既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是无功而返的盲目选择。那么,你究竟适不适合考研呢?小编综合梳理了整个考研行情,总结了不适合考研人群的三个共性,快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吧!
第一种:没有强烈愿望,纯属随波逐流、毫无理想计划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生活在群体中就必然会被群众所影响。虽然考研人数逐年递增,可真正抱着一往无前、拼尽全力追逐梦想的又有多少呢?大部分人都是怀着随大流的心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心里想着:“大家都选择考研,那肯定是考研出路更好吧。我也考考看,考不上算了,考上就赚了。”对自己未来的打算、就业方向毫无计划和想法,一味的从众走上考研之路,试问,这类人又会付出多少努力呢?他们耐得住漫漫考研路的辛苦和寂寞吗?
第二种:毫无学术追求,纯粹功利目的型。研究生,顾名思义,本来就是立足于学术钻研和学术研究的专业人才。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却把它当成了寻找就业出路、完成学历镀金和实现名校情结的功利性选择。虽然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是否要考取研究生的权利,但如果你没有学术天分和钻研热情,三年的硕士学习生涯将会十分痛苦。而且自“翟天临事件”之后,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对硕士毕业论文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另外,最近多所大学先后开展了学术整顿之风,对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年限内未完成学业要求的研究生进行了退学处理。再想躺着混学历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考上研究生是一回事,能否顺利毕业又是一回事,小编提醒大家,考研需谨慎啊!
第三种:综合素质优异、专业倾向实用技能型。不得不承认,总有那么一些“别人家的孩子”,不仅一向成绩优异,而且各方面也都相当突出。这些人既有名校光环加持,还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奖励证书、经常参加校、市、甚至省级和国家级的各类特长比赛,还能取得较好的名次,如果恰好你就是这种人,本科毕业找工作相当轻松,无论是进事业单位,还是去世界五百强企业,在笔试面试时都有比较突出的优势,前程一片光明,也没有必须要考研的必要。或者你本科学的是会计、计算机类等倾向于实践性和技能性专业,经实践证明,对这些专业而言,三年的工作经验相比读研三年可能会更加有用,也更有利于职业发展。
所以,在大家整看完不适合读研的三类人群之后,各位准备考研的学生是否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呢?
文章来源: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