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网讯】考研每年的人数在不断增长,怎么才可以让自己顺利通过考试,而不成为炮灰是学员比较关注的问题。
今年被称为考研最难,首先是报考人数突破了290万大关,在去年238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0多万,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峰。其次是在报考人数激增的情况下,录取人数却不足70万,同比去年还有所下降。可以说,在今年的考研大军中,有200多万人沦为陪跑,只有不到70万人成为人生赢家。
一方面,从下表蓝线可以看出,2016年报考人数开始突然上涨,比15年多出了20万。自此开始,每年上涨人数都在30万以上,到了2019年已经达到了涨幅50万。
数据来自网络
另一方面,从图中的红线(录取人数)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考研形势也有好的一面:因为从总体上出现了扩招的趋势,录取人数在不断上升。
但是,这个涨势远不如报考人数的涨势来的明显。今年的录取人数比起18年来还有所下降,只有70万,报录比为4:1。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了严峻的考研形势?
首先是近20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因此考研人数也是水涨船高。
其次,就业压力增大,研究生学历在就业市场中的含金量依然大于本科学历,起薪也高。所以出于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大部分大学生在面临毕业时的第一选择都是考研。往届生读研人数增加、越来越多已经毕业工作多年的学生重新投入考研大军,也会造成报考人数年年增加。
再就是现在出于完成学术理想、追求自我提升这种目的而选择考研的大学生也越来也多了。在这个能力就是一切的时代,丰富自己已然成为回报最大的投资。据专家预测,今年的报考人数或将突破300万人。
作为20考生,该如何避免成为炮灰的命运呢?
1.考虑专业型硕士
学硕的招生人数一向比专硕少,而近年来各大高校分给学硕的推免名额越来越多,所以给其它考生名额就更少了。
相反,专业硕士近两年来发展势头尤其好,招生人数比学硕多不说,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再加上现在专硕的社会认可度也越来越高,所以报考热度直逼学硕。
今年的考生可以尝试转变思路,如果你没有读博的打算,可以选择专业型硕士,现在这个时机入坑是最好的。
2.重视复习细节
提高考研成功率的最根本方法还是重视日常的复习。花大量时间却学了少量的知识依然是很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
如果你的学习没有针对性,只满足于看教材不重视做题,那么注定会错过很多细节上的知识。
另外,建议大家善用各种资源,多与研友交流,多关注外部信息。了解别人的考研进度才能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学习节奏,这对于考研新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到了最后才发现自己是200多万的陪跑考生之一,再来了解剩下的70万是如何成功的,那就太迟了。
3.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
最后一点,其实现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地位也在逐渐上升,我们可以选择在职读研,或是调剂到非全的专业,这样成功率也会来的大一些。
文章来源: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