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网讯】中国人民大学985高校,是除北大外国内人文学科最好的院校,1950年建校并延续至今。
学校设有82个本科专业,18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新闻学院隶属于社会学部。人大新闻系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1958年,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此前,创办于1924年的燕京大学新闻系于1952年并入北大新闻专业,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新闻系集人大、燕京和北大三所大学新闻教育力量于一体。1988年,新闻系改名为新闻学院,人大新闻系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两所院系之一。
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和广播电视学4个硕士学位点,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广播电视学4个博士学位点,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
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招生情况
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复试分数
2019年 政治英语60分 专业课90分 总分390,录取23人
2018年 政治英语55分 专业课90分 总分365分,录取27人,报录比1:10.6
2017年 政治英语55分 专业课90分 总分375分,录取21人,报录比1:11.4
人民大学的新闻与传播是比较难考的,不在于报考的人数多,而在于你要考到很高的分数才行。
其中2019年面试的人中,400分以上的9个人全部通过,400分以下的淘汰比例是1:1,所以复试的准备也是相当关键的。
预估2020年的分数线最低也得380分左右。
三、考研经验总结
1、时间规划六月至七月下旬:第一轮通读书目(传播学教程10天、十讲5天、传媒经济7天、范式20天、新闻史每天看、新闻写作精讲、一本评论集)七月至九月中旬:根据讲课内容,边听边记笔记九月中旬至十月:第二轮看书,写电子版笔记十月至十一月初:第三轮看书,打印电子版笔记,自己补充知识点,看真题考点十一月至十二月初:热点课、冲刺课、整理了一份新闻史笔记和背诵笔记,练习写作
十二月:回归课本、回归讲义、听以前没听好的课、背记
2、怎样读书
从六月中旬开始看,到考前看了大概六遍,其他核心书目也都看过三遍以上,基本以20天左右为一个周期,第一遍通读,第二遍把握框架,第三遍以后结合做笔记,思考热点对应的知识点。第一遍读书一定是很痛苦的,但不能因为痛苦就降低效率,既然设定读书的规划就要有意志力执行,很多时候并非知识点难懂而是自己不够专注。对于有拖延症的同学,建议找人进行相互监督。
3、要不要上辅导
从上面的时间规划可以看到,报的辅导班也是复习阶段中很重要一部分。
当然报不报班,在于自己到底基础如何,能学习的怎样,有不报考考的好的,也有报班没考好的。对于目标是人大的学子来说,如果想成功需要掌握的非常好,并且很努力才可以。建议大家可以搜索一下:育明考研,老师都很nice,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文章来源:百家号